首页

女王丝袜脚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3 23:05:30 作者:小城大业丨一个小县城如何造就年产1.45亿辆的童车“骑”迹? 浏览量:22455

  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,“国家账本”随之出炉。未来几天,这份“国家账本”将在人代会上接受代表们的审查。

  “国家账本”,即“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”,也被简称为“预算报告”。与政府工作报告一样,预算报告也是每年两会的“重头戏”——财政资金的投向与使用,反映着政府新一年的政策重点与施力方向。

 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,2024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23950亿元,增长3.3%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490亿元,增长4%。赤字率按3%安排,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。

  收入规模增加、支出规模扩大、赤字率保持稳定,同时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……预算报告中的这些安排,回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”的要求。

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继续超过10万亿元

  2024年,中央本级支出安排41520亿元,增长8.6%,连续第三年保持增长。这部分资金将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、科技教育支出、中央储备支出、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。其中,外交支出607.83亿元,增长6.6%;国防支出16655.4亿元,增长7.2%。

  扣除重点保障的支出后,其余的为中央部门支出。今年中央部门支出微增0.3%,涨幅比去年减少0.5个百分点。这也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为“正”。2022年,中央部门支出预算为下降2.1%,去年“回正”,为0.8%。

  记者注意到,报告提出,各地区各部门要专门制定过紧日子相关办法,在合理保障部门履职支出的基础上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强化“三公”经费管理,继续压缩论坛、展会等活动,从紧安排非刚性、非重点项目支出,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。

  在中央部门支出总体平稳的基础上,今年,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一定规模,安排102037亿元,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.1%。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继续超过10万亿元。

  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一定规模基础上,报告提到,地方要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,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“三保”支出。“三保”支出预算未足额安排前,不得安排其他支出预算。

  赤字率下降、专项债微增

  不代表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减弱

  赤字率是一个国家财政政策积极程度的关键指标。今年赤字率按3%安排,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。

  新冠疫情之前,中国财政赤字率最高曾到3%,但并未突破。面对疫情冲击,为了稳经济,财政扩张力度加大,赤字率在2020年(3.7%)和2021年(3.2%)均超过3%。随着经济稳步复苏,兼顾财政可持续性,2022年财政赤字率降至2.8%,2023年初预算按照3%来安排。

  直至去年第四季度,为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,中国于年中调整中央预算,扩大赤字规模,增发1万亿元国债,调整后赤字率达到3.8%,创下历史新高。

  因此,两会前外界普遍认为,今年财政赤字率将超过3%。而根据3月5日提请审查的预算报告,今年财政赤字率并未突破“3%”红线,同时与去年预算调整后的赤字率3.8%相比也有明显下降。

  3月5日,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、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财政赤字率需要放在财政总盘子里看,不能因为赤字率比去年调整预算数降低,就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减弱。考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其他政策工具,今年财政政策总体来说是适度加力。

  黄守宏提到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其他政策工具是如何安排的?

  根据报告,今年适度增加了专项债规模,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90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。在专项债的使用上,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。同时,发行10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,不计入赤字,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。

  对于今年赤字率和专项债安排的考虑,报告的“总体要求”部分提到,今年要稳妥安排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持续发挥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作用,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,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,集中力量办大事,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。

  坚决防止一边化债、一边新增

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40万亿元,仍在限额内

  今年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。记者注意到,虽然财政赤字规模有所扩大,但是从构成看,新增加的1800亿元均为中央赤字,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,规模并未增加。地方财政赤字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7200亿元规模,没有增加。

  近两年,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受到关注。到2023年末,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372.93亿元,仍然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421674.3亿元以内。

  当前,地方在债务管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。报告指出,一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,有的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不尽规范。

  报告提出,今年将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。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。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,加强项目穿透式管理,强化项目收入归集,确保按时偿还、不出风险。

 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,坚持省负总责、市县尽全力化债,层层压实责任,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。

  同时,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,加强部门协调配合,完善监管制度,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,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,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。

  此外,对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将严肃查处,加大问责结果公开力度,坚决防止一边化债、一边新增。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,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。

 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

点击进入专题: 2024年全国两会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5省份晒“五一”旅游成绩单:京皖创新高 河南揽客遥遥领先

——管好人方面,既注重素质能力提升,也注重全面从严治检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制定实施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意见,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;深入开展主题教育,持续加强政治建设,制定政治素质考察办法,组织政治轮训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;加强专业素能建设,评选49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,举办全国十佳公诉人等业务竞赛,培养检察业务领军人才;夯实基层力量,优选20名基层院检察长到最高检挂职,选派最高检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“墩苗”;选树表彰一批先进典型,持续狠抓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落实,深入剖析通报检察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,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、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。一组一升一降的数据反映了全面从严治检的成效:持续深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,检察人员记录报告23.8万件,同比上升40.8%;地方检察机关413人因利用检察权违纪违法被查处,同比下降13.1%,其中追究刑事责任78人,同比下降20.4%。

透过数据看履职“成绩单” 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

预计28日夜间至30日,四川盆地东部、湖南东部、江西南部、福建南部、广西东北部、广东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,广东中东部局地特大暴雨;四川盆地东部、江西南部、福建南部、广东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~200毫米,广东中东部局地可达250~350毫米。

中国“快递下乡”十年:农村快递服务通达率显著提升

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、人权研究中心教授茹宁认为,北宋大儒张载在其经典名篇《西铭》中,提出“乾父坤母”“天下一家”等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,对今天国际和平权与团结权、生存权与社会保障权、环境权等人权建设,仍能够提供思想上的源头活水。

多国音乐家访杭州良渚:文明“碰撞”迸发音乐“火花”

金华10月13日电 (钱晨菲)11日至13日,2024年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大陆行走进浙江金华,来自台北世新大学等台湾高校的30余名大学生探访了义乌国际商贸城、横店影视城等地,并通过音乐会、座谈会等形式与大陆学子展开深入交流。

乘务长揭秘,成为一名空乘有多难?

但在上届雅加达亚运会,同样是由这四人组成的中国队在决赛最后关头被超越,以0.11秒之差不敌巴林队收获银牌。如今在杭州,四人弥补了遗憾,为中国夺下了该项目亚运会历史上的第8枚女子接力金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